一到秋冬天,很多人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皮膚問題,不僅影響日常生活,還可能帶來疼痛和不適。說到冬季的皮膚問題,“干”首當其沖。冬季不少人的皮膚會出
7月11日為初伏的第一天。其實初伏并沒有一個準確的日期,每一年初伏的日期都不一樣,初伏的確立標準是夏至日后的第三個庚日,每年夏至日后,用傳統天干地支歷法數到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天氣了。
初伏是指暑天開始。 暑有熱的意思,進入初伏表明全國各地即將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。有句俗語叫“熱在三伏,冷在三九”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氣溫最炎熱的一段時間,進入初伏后氣溫會逐漸上升,開始苦夏。
一年一度的三伏天開始了,俗話說“熱在三伏,冷在三九”。這也意味著到了夏季最熱的時候,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、悶熱的日子。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,便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。三伏時節人體經脈氣血運行充盈,毛孔張開。此時治療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熱治寒,鼓舞陽氣,驅散體內寒氣,調整陰陽。從而達到減少冬季發病頻率,或徹底根治疾病的效果。此時做養生,排濕、排寒,扶正祛邪,行氣活血,延年益壽效果是平時3倍以上。
諺語說“頭伏餃子,二伏面,三伏烙餅攤雞蛋”。伏日吃面食的習俗,至少三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。此時,新麥剛收月余,帶著麥香的面食可以增加食欲,排出“熱邪”。伏天里晝夜溫差小,容易休息不好,活動量不要太大;飲食要清淡,不要增加腸胃工作量;注意夏季衛生,避免夏季傳染病;伏天是食物霉變高發期,要注意食物保質、保鮮。
防暑是人們永遠需要重復的話題。露天工作者和老人、嬰兒、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。其實只要注意采取措施,暑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。多喝茶水、綠豆湯,多食清淡食物,勤洗澡、勤換衣,保障充足的睡眠,外出采取防曬措施,活動不要過量,避開中午時段活動,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疲勞駕駛。
三伏天時皮膚腠理開泄,機體代謝旺盛,因此古人在三伏天貼藥,藥性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,起到疏通經絡、調節臟腑、治病強身的功效。
“三伏貼”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,在夏季“三伏天”期間選用具有“辛溫、散寒、通絡”等功能的藥物,依據不同病情選擇相應穴位貼敷,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。
在三伏天,人體肌肉腠理疏松,藥物容易經皮膚穴位吸收,是治療和調整慢性疾病的最佳時機。此時進行穴位貼敷治療能夠有效刺激穴位,發揮其調節作用。
三伏貼≠萬能貼,也不是人人適用
▲禁用人群
1. 各種發熱性疾病,多種感染性疾病的發熱期及活動性肺結核者;
2. 咳吐黃色濃痰、咯血、衄血或易出現口腔潰瘍等內火較重者;
3. 貼敷部位的皮膚有創傷、潰瘍、感染者;
4. 對敷貼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;
5. 皮膚過敏、瘢痕體質者。
▲慎用人群
1. 孕婦;
2. 艾滋病、結核病或其他傳染病者;
3. 糖尿病、血液病、惡性高血壓、嚴重心腦血管病、嚴重肝腎功能障礙、支氣管擴張、惡性腫瘤的患者;
4. 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或加重期間;
5. 2歲以下嬰幼兒。